文/法尔麦兰
为持续提升项目报告编写质量,营造互学共进的良好氛围。4月18日下午,公司组织"精益求精·卓越同行"主题经验分享会,技术部的同事踊跃参与,报告编写质量最优的技术部前三名员工登台分享实战心得,现场互动热烈,氛围活跃。
聚焦专业,共享智慧
本次分享会以“精益管理、卓越实践”为核心,旨在通过经验互通,助力技术人员提升报告编写和审核的专业能力与协作效率。三位分享者结合自身岗位实践,带来多维度干货:
质量服务部微生物组谢坚以“术业有专攻(纯试验、纯报告、试验+报告)”为主题,通过实际案例拆解质量报告效率提升的底层逻辑。
微生物的项目报告不涉及过于复杂的计算,且试剂、操作步骤均来源于《中国药典》,均有明确要求;数据也不存在二次转移及表格计算等因素,只需要认真细致的控制好一些因素就可以降低或避免错误,比如记录或报告的起草人在写完报告后,先认真的自查(手动录入数据的二次复核、报告的通读等);第一复核人要认真负责把好关等,这样出来的报告质量一定不低。
质量服务部元素组吴剑华在公司工作有6个年头,对无机物的研究相当有经验,剑华从报告格式的问题、样品信息填写问题、报告套用的模板问题、计算表格的排序问题、报告用的仪器型号、编号等问题一一做了详细分享,从自己踩的坑入手,教大家避坑技巧,干货满满!
质量研究部谢壮鑫以“自己写完的报告缓一下再自查一次,不要马上自查”为切入点,分享自己的错误率低的诀窍 。重点在写报告之前,一定要认真看计算表和记录的数据,确保计算表和图谱的数据一致,计算过程没有错误,样品称量也无差错,这些原始的数据确保无误是编写高质量报告的基础。
他们三人分享的内容既具实践深度又贴近业务场景,干货满满,引发参会者深入思考与热烈讨论。
互动赋能,礼赠分享者
三人的干货分享,大家均表示受益匪浅,小技巧很实用。公司也为谢坚、吴剑华和谢壮鑫赠送了小礼品,进一步激发了团队活力。
持续精进,共赴卓越
公司副总侯峰对三位分享者给予了赞许和肯定,并强调:“卓越不是终点,而是持续改进的旅程。期待全员以分享会为起点,将经验转化为行动力,共同推动高质量报告编写。”未来,公司将继续打造多元学习平台,深化“精益求精”文化内核。
上一条:
关于考核业绩突出员工的表彰大会圆满举行,优秀员工获嘉奖
下一条:没有啦! |
返回列表 |